一輛行駛里程約9.7萬km、搭載271.910機械增壓發動機的2011款奔馳C 180K轎車。車主反映:該車因發動機故障燈異常點亮、加速不良及偶爾自動熄火的故障現象在其他維修廠維修過,維修人員更換空氣流量傳感器后,發動機自動熄火的故障現象消失,但發動機故障燈異常點亮和加速不良的故障現象仍然存在,于是到筆者所在單位進行維修。
故障診斷:接車后試車,起動發動機,發動機故障燈異常點亮,原地踩加速踏板,加速無異常;進行路試,加速不良。用奔馳專用故障檢測儀(XENTRY)對車輛進行快速測試,發現發動機控制單元(ME)內存儲有故障代碼“0172混合氣(氣缸列1)過濃”和“0100空氣質量流量傳感器1存在電氣故障”。讀取怠速時的檢測值(圖1),發現進氣量為17.03 kg/h,超出標準值(7.00 kg/h~16 kg/h);噴油脈寬為2.70 ms,偏大。結合故障代碼和發動機數據流進行分析,認為空氣流量傳感器信號失準,導致實際進氣量小于空氣流量傳感器測得的進氣量,而噴油量主要是根據空氣流量傳感器測得的進氣量計算的,因此實際噴油量與實際進氣量不匹配,使混合氣過濃。由于已更換過空氣流量傳感器,懷疑其線路存在故障。
根據相關電路檢查空氣流量傳感器線路,未見異常;與同型號正常車調換空氣流量傳感器后試車,故障車故障依舊,正常車一切正常,這說明空氣流量傳感器正常。既然空氣流量傳感器測得的進氣量沒問題,那么會不會是實際噴油量過多呢?分析至此,懷疑燃油壓力過高或噴油器存在泄漏。
測量燃油壓力,發動機怠速時的燃油壓力為390 kPa,正常;踩下加速踏板,燃油壓力會有小幅度的提升,正常;檢查燃油品質,未見異常。斷開噴油器導線連接器,連接專用線束連接器,進行單獨噴射測試,發現氣缸2和氣缸4的噴油器在噴完油后均有輕微的潮濕油跡,由此推斷氣缸2和氣缸4的噴油器存在輕微泄漏。更換上同型號正常車的噴油器后試車,故障依舊。
重新整理維修思路,懷疑進氣系統存在泄漏,經過空氣流量傳感器的空氣并沒有全部進入氣缸參與燃燒,有一部分空氣泄漏到了大氣中,使實際進氣量小于空氣流量傳感器測得的進氣量,以致混合氣過濃。
從凈化閥處拔掉連接至節氣門下游的空氣凈化管,同時觀察怠速時的檢測值(圖2),發現進氣量降低至11.38 kg/h,噴油脈寬降低至2.34 ms;裝復空氣凈化管,拔掉二次進氣泵切換閥與節氣門上游的二次進氣細管,再次觀察怠速時的檢測值(圖3),進氣量增加到29.88 kg/h,噴油脈寬增加到3.95 ms。分析上述測試結果可知,若節氣門下游的進氣管路漏氣,會使進氣量和噴油脈寬降低;若節氣門上游的進氣管路(機械增壓器與節氣門之間的進氣管路)漏氣,會使進氣量和噴油脈寬增加。由于故障車的進氣量和噴油脈寬均大于正常車,懷疑節氣門上游的進氣管路存在泄漏。
首先拆檢靠近節氣門的進氣管,發現波紋管段有裂縫(圖4),懷疑故障是由此處泄漏空氣引起的。
故障排除:更換破損的進氣管后試車,故障現象消失,讀取怠速時的檢測值,恢復正常,故障徹底排除。
故障總結:發動機怠速時,該車節氣門下游的進氣管路是負壓,節氣門上游的進氣管路(機械增壓器與節氣門之間的進氣管路)是正壓。若節氣門下游的進氣管路發生泄漏,大氣中的空氣會被吸入進氣管,由于這部分空氣未經空氣流量傳感器檢測,導致實際進氣量大于空氣流量傳感器測得的進氣量,使混合氣稀。若節氣門上游的進氣管路(機械增壓器與節氣門之間的進氣管路)發生泄漏,進氣管中的空氣會泄漏到大氣中,由于這部分空氣已經空氣流量傳感器檢測,導致實際進氣量小于空氣流量傳感器測得的進氣量,使混合氣濃。
關閉
登錄車云端
登錄打單